个性教育:遣送“自私”

王乐蓓  2019-05-02 21:03:02  点击:47331


【基本情况】

XX,10岁,南京市XX小学三(2)班学生。

【了解情况】

开学前,与原班主任沟通,得知这个问题学生——不懂道理,经常惹是生非,家长也没有办法。

原班主任迫于无奈,建议全班同学莫弄招惹他,把他单独放在一边。同学反映XX很讨厌,吐口水,抢别人学具,游戏不守规则,故意捣乱,最可怕的是会打人。

在接手前,我让每个家长写了自己对孩子的期待。该生家长也很坦诚,反映了该生的情况,很真实。

附件:QQ图片20190502212458.png 

【具体了解】

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,想要转变孩子,需要在他身上找原因。我找他谈心,他态度蛮横,总说别人对他不好,不停指责同学。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:杰克在学校打闹,没有朋友,父亲就让他每与同学发生一次矛盾,就在院子栅栏上钉一个钉子。钉子在增加,杰克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对。父亲提醒他学会控制情绪,成功一次,就拔掉一个钉子。杰克改正后,同学们对他还是不热情。爸爸让他看拔掉钉子的栅栏,他发现上面留下的洞,恍然大悟:事情过去了,上还留下来,需要时间弥补。孩子若有所思。我又问他总是记着同学们的不好,自己心情舒服吗?接着鼓励、建议他多看同学的优点,自己心里才开心,同学们也会愿意接受他。说了一个多小时,问他有什么收获,他说要和同学友好。我感到效果不错,提纲挈领强调:不能伤害同学,万事退一步,多看同学优点。

【深入了解】

与XX沟通后,我认为孩子走到今天,根本原因还是孩子的家庭教育。我又与家长联系后,该生爸爸赴约而来。

我先倾听了家长对该生的陈述,了解该生三岁时期,父母忙于生意,对他没有过多关注。他回家告诉家人自己被打了,自己也不要家人管,第二天就拿着棍子报仇。家人跟他说不要在意,可没有帮他在行为上的指导,造成他用棍棒、打架保护自己。更令人吃惊的是,家长反馈他曾经被一只小狗的叫声吓到,第二天就拿着砖头去砸狗,自己才罢休。家里祖父母来住几天,他就撵走祖父母,担心自己好处没有了。该生前期的缺乏安全感,后期家长又以暴制暴,造成他更加敏感、易怒。可见,该生要及时调整心理,不改变改掉不良习惯,成长才会正常、健康。

【分析情况】

人痛苦的根源就是自私,一切以自我为中心。独生子女的现状再一次凸显这个认知是正确。如何去除自私?那就要给予正确的认知。

例如:该生与同学打闹,我告诉他,打人行为不文明,他却说自己父亲经常打他;而他不明白,父亲是希望通过让他疼,记住不再打人。同学在他桌上写作业,他就把别人的书扔出去。他说这是他的桌子,别人不能用;而不知道这是公共财产,大家共同享用……

【解决问题】

交谈结束,我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,校方将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教育,更有针对性;其次,建议家长在校外多创造机会,让他与其他孩子交往,家长多观察,及时发现他思想的不正确,及时引导,帮助他改正行为;接着,每天让他读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,强化正确认知;最后,家长要调整教育方法,以教育引导为主,把棍棒教育改为禁足或者反复读背正确行为常规的教育。

课后,家长带着该生就医,并转告医生处方:只有反复教育,引导,多一点耐心。与校方意见大相径庭。

与此同时,教学《鹬蚌相争》中,我把鹬蚌的情况与学生发生矛盾的情况相比,让他们明白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;课外阅读中,渗透“给”永远比“拿”愉快的思想理念,“知错就改,善莫大焉”,培养全班孩子诚实、宽容的品质。同时,把班级比作大树,每个学生是树上的一片美的叶子,培养集体荣誉感;引导每一个人把同学当做自己的兄弟姊妹,友好相处,互相谦让、宽容。当我们传播爱,学会理解时,自己也快乐,周围也祥和。逐渐,他减轻对外界的敌意,他的自我意识淡化。后期再把他的桌子座位融入集体,每周参与座位的调换,让他融入集体。

不论谁犯错误,老师引导大家明白:有的同学进步快,有的进步慢,大家不应该瞧不起他人。对于有错误的同学,我们更要给予关心,等他慢慢长大。每一次犯错误,我都让孩子们自己反省,先找找自己的毛病,错误原因,鼓励他们勇于改正:例如大家都知道对方打人行为不对,自己就不能跟着打对方,而要告诉他自己的感受,让对方道歉,不断、反复纠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认识。同时,指导班干部多关心他,带他玩,教着他遵守游戏规则……

渐渐的,他有了起色,以前犯了错误不承认,现在能听老师分析后主动鞠躬道歉;以前别人碰了他,他就针锋相对,现在能告诉老师,自己不打骂他人……与此同时,每一次犯了毛病,老师就让他通过背诵、抄写强化他记忆正确行为方法,学会正确思考,指导他与人交往。该生在一次一次的与同学矛盾中,一次一次的反复教育,引导,他开始进步。

我还通过不同的故事,让他了解真善美,让他感受班级的爱。当其他孩子开始主动认错,他也开始学者自我反省,脾气明显温和了。其他同学看到他的变化,感觉自己更需要进步,班风也淳朴了许多。

孩子进步过程中,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。可家长忙于生计,会遗忘让他每天读背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,我又留言、打电话与家长沟通,反复督促家长与校方配合。

五月了,经过了反反复复的教育、引导,该生渐渐有了正确认识,特别在春游中,同学们都表扬他与大家分享午餐,变得友好;同时,他自己也感受了分享的快乐,他在成长……

编辑:王乐蓓  来源:本站原创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njnhsx.net/view/?id=7459
打印时间:2024-04-26 03:55:40